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虽然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其分析、诊断却有着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首先在于,必须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观点来看待现代性,正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矛盾与冲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反对任何浪漫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态度;更重要的还在于,必须注意现代性发展的方向,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这就是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所具有的建设性意义,彻底铲除现代性发展的制度障碍、体制障碍以及各种不合理的社会关系障碍,用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各种基本原则来对待和处理现代性问题,使其矛盾与冲突能够从根源上得到有效化解,从而保证现代性的顺利实现。就此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并不会随着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而过时,它是现代性发展无法避开的历史课题。
现代性的价值指向
现代性问题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就其根源来说,主要是由人的生存发展危机引起的。现代性的种种困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人的命运和价值以十分尖锐的形式凸显出来,现代性的忧思随之而来。因此,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兴起,归根到底不过是集中地反映了对人的关注,现代性也就由此有了明显的价值意蕴。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分析和考察,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毕其一生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解剖,目的就是要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其现代性批判与其价值关怀是融为一体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命运与资本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资本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这就是说,普遍利用人的一切属性,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这是资本生产的内在要求。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由其本性所决定,它不可能造就出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资本主义生产虽然摆脱了人的发展的自然局限性,但又造成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局限性。人在生产和各种社会关系中,并不能作为“个性”而存在,而只能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形式来出现。因为人作为劳动力,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以一种独立于人的个性的物来起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根本无法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要消除这种异化状态,必须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自由人联合体。只有在这种新的联合体中,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才能形成真正的“自由个性”。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现代性的价值指向,而且具体指出了实现这种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价值论的最大价值所在。
反思发展与现代性,最重要的是对其价值加以深刻的反思与把握。发展当然是为了追求现代性、实现现代化,但现代性和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发展不发展,并不仅仅是从客体自身发展的程度来界定的,更主要的是从客体对主体,亦即发展的结果对发展主体的满足程度、价值实现的程度来确定的。当社会历史活动的结果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对人类文明进步是有利的,那么这样的社会历史活动就是发展的,否则就是不发展的。所以,完整意义的社会发展,是同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直接相关的发展。发展本身就包含着价值选择、价值指向;离开人的发展这一价值指向,发展与现代化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