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朱恒夫:傩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朱恒夫2017年02月15日08:33来源:

原标题:朱恒夫:傩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傩戏鲜活地表现了地域文化,让人们了解到地方的文化精神。每一地域因其地理条件、经济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成分、宗法组织等不同,地域文化也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戏剧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具有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生活甚至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傩戏自形成之日起,就成为一种民俗事象,或在规定时间或在与神灵“商约”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表演”。

傩戏的种类

旧时,傩戏几乎遍布全国城乡,乃至今日,大部分省份仍有留存。由于傩戏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民族等背景不同,致使不同地区的傩戏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连名称也不一样。有的以傩戏主要演出者巫师的地方称谓命名,如端公戏、香火戏、师公戏、道公戏、释比戏等;有的以祭坛名称命名,如傩坛戏、傩堂戏等;有的以傩戏的功能命名,如打城戏、捉黄鬼、斩旱魃、醒感戏等;也有以供奉的神祇命名的,如赵侯坛、关索戏、“孟戏”或“姜女戏”等;还有以演出场地命名的,如贵州安顺的“地戏”,因该地属于山陵地区,戏剧多在小坝子上演出,故得其名。以上从称谓角度例举的并不是傩戏的全部,还有一些如贵州彝族的“撮泰吉”,藏族的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以及“羌姆”,湘西土家族的“毛古斯”,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东北各地的“旗香”,内蒙古赤峰市的“呼图克沁”,青海同仁、民和等地土族的“跳於菟”、“纳顿会”,以驱邪纳吉绥靖地方为目的的“目连戏”,等等。

其实,可以根据组织者的身份和演出场所将名目繁多的傩戏划分为四种:一是民间傩,顾名思义就是老百姓组织演出的行傩活动。历史上和现存的傩戏,绝大多数是民间傩。二是宫廷傩,即在宫廷中的行傩活动。宫廷傩一直延续至清代,只是在规模上,各朝或各个时期不完全一样。叁是军傩。军傩肇始于何时,因资料缺失已无法溯源,但至迟在宋代即有军傩活动。军傩兼有祭祀、操练、誓师、娱乐等功能,贵州的地戏、云南澄江的关索戏都属这一种类,所演多是表现金戈铁马的战争故事。四是寺院傩,为僧人在寺院中演出的傩戏。泉州开元寺和尚所演的“打城戏”,藏族喇嘛在庙中演出的蓝面具戏、白面具戏以及“羌姆”即属此类。

傩戏的功能

衡量傩事活动中的表演是否为傩戏,不能用戏曲的标准,更不能用西方歌剧、舞剧或音乐剧等戏剧的尺度,因为傩戏的源流历程比戏曲或西方戏剧长得多,功能上多得多,影响力也大得多。除了在戏曲兴盛后受过戏曲的一些影响外,傩戏基本上是以自身的规律发展,本质上没有多少改变。

傩戏的功能主要是驱邪纳吉、祛病消灾,以保个人、家庭、家族乃至村庄的安宁。这样的功能是傩戏生命力所在,它之所以能从简单的傩仪发展为内容繁富的傩戏,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将其视为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和顺、地区安宁的保障。傩戏虽然也有娱人的功能,但仅是客观上衍生出来的。

傩戏的演出地点不只在戏台上,也不固定在一个地点,家族的祠堂、家庭的堂屋、打谷场、道路等,都是其表演场所,如果说傩戏有剧场的话,那么这个剧场包含着整个村庄。

傩戏的演职人员除了巫师外,更多的是愿主家庭成员或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成员。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而做演员时,不是应差式的参与,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因为在他们看来,参与表演不是娱乐,而是事关自己与亲人命运的否泰。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