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吸引、培养、激励、用好人才。
对于智库来说,人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智库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对世情、国情的充分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以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职业声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智库工作。
推进国际、国内智库间的同行交流,着力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倡通过大量的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提高研究质量,鼓励将新概念、新模式引入政策研究和讨论,不断拓宽政策视野,提高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要建立专门的智库人才培养渠道与机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智库内外人员流动机制。促进智库与政府部门的人员流动,增强智库人员对政府决策服务需求的认知,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同时智库也为政府部门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政府的“人才储备池”。
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评价与激励机制。解决好研究人员业绩考核中“质”与“量”的合理折算关系,研究人员专业研究工作与一般公务工作的关系,研究人员与非研究人员分配比例关系等。
走多元化、多层次智库发展路线,建设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智库生态体系。
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各智库应清晰定位、发展特色,共同形成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智库生态体系,回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以服务对象划分,有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国家级智库,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智库;以研究方向划分,有研究战略、经济、社会、环境、军事、安全等各领域的智库。当前,我国地方智库发展不足,一些领域专业智库发展还相对滞缓。
智库以服务政府决策为目的,作为思想产物的供给方与需求方,智库与政府间关系模式决定了其功能的发挥程度。要解决好“身位”、连接机制和服务内容问题。与政府关系紧密的“近身型”智库能根据需求,为政府提供及时服务,与政府关系较为松散的“中远身型”智库,其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参考价值。连接机制方面,可以研究建立政府部门与智库不定期的供需对接机制,发挥智库的参考咨询作用。在服务内容上,要处理好服务政府决策和服务政府一般工作的关系。智库应以思想产物和专业化知识服务决策,不宜过多参与常规性、一般性工作,否则将会影响智库思想产物的质量,造成人才和智力资源的浪费。
(作者:张大卫、徐占忱,分别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