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政治学研究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政治学以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和治国安邦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功能,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其学术研究和发展受着政治生活和政治逻辑的深刻影响。同时,政治学又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和重要学科,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是专业学术认识和探讨活动,遵循着学术发展和科学认知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因此,政治学的学术发展又必然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服从学术和科学发展的逻辑。政治学研究和学术发展中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构成了政治学研究中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政治学研究中的所谓“政治性”,通常是指学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基本立场、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它们通常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意识对于政治学研究的要求,或者是这些意志和意识在政治学研究中的体现,因此,所谓政治性,实际是政治学研究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现实性。而政治学研究中的所谓“学术性”,是指学术研究活动具有相对独立的科学规范、学术范畴和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程序和规则,正确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发展方式,如学术和知识形成与发展中学术的探讨性、争鸣性和求同存异性等。由此可见,政治学研究中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其实是学术研究基本立场、价值取向与学术研究的认识过程、认知规范和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与实际政治,政治学家与政治家,政治学与时论之间显然是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一个时代的政治学必定和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学术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4。就我国政治学研究来看,学术研究的政治性与学术性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意识必然体现为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根本立场和主导价值,而政治学研究通常也必须服务于统治阶级的要求。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区别的,学术范畴和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的规范、程序和规则,正确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形成和发展的方式,具有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以唯物辩证法正确把握学术发展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这一关系:一方面,应该清楚认识到,“社会科学一般都具有阶级性,因此,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和政治问题发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就是政治性很强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所研究的全部内容都是政治问题。”15政治学研究的知识来源、研究对象、服务对象和检验标准,都是人民群众的政治实践,是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政治学必然根据现实政治和政治实践,来确定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立场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属于意识形态的认识活动,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又不同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活动,因此,在学术研究实践中,需要坚持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切实认识到“如果科学研究不能坚持严格的科学性,它本身就成为半科学或伪科学。若用这种半科学或伪科学来为社会实践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根据,那就等于卖假药给人治病。祸国殃民,莫此为甚。”16,而现实政治只有通过专业化、科学化的学术性研究,才能获知政治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沿着符合这些规律要求的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在政治学研究中,既要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又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17,既要把握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遵循意识形态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正确区分政治与学术问题,严格按照问题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和解决两类问题,又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出发来认识和把握政治倾向性,防止把政治倾向性问题淡化为一般学术问题。
进而言之,以研究政治现象为内容并且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政治学研究,需要明确如何实现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结合的问题。就此,政治学者的看法颇有启发性,“政治学要为现代化事业服务,为解决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由政治学来直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政治学的任务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政治现象,而不是代替执政党和政府直接制定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政策和纲领。政治学要实现为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还有待于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定的政策和纲领。这个转化过程不能由政治学自己来完成,而应由政策的制定者运用包括政治学研究成果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成果,通过决策过程来完成。”18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