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王浦劬>>文章精选

王浦劬: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论析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11月30日16:26&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六、政治学研究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政治学研究的数量,通常是对于学术研究项目、人员、规模和成果等方面要素的量的显示,而学术研究的质量,则是对于学术研究活动过程的科学规范、研究选题的价值意义、研究活动的深入广泛和研究成果的水平影响的质的显示。如同一切事物的数量与质量关系一样,政治学研究中的数量与质量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其基本性质来讲,学术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是学术活动中相互区别的不同方面,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不同要素。就其相互关系来讲,学术研究中的数量与质量,既具有相互排斥性,又具有相互促进性。从相互排斥来看,在特定条件下,学术研究的数量增加可能影响甚至降低学术质量,而学术质量的提高往往可能减少学术研究的数量。而从相互促进来看,学术研究的数量是质量的载体,没有特定数量,学术研究的质量就无所依托;同时,学术研究的质量又是数量的价值和意义,质量低下甚至归零的学术研究,数量多少都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真正的科学研究从来都是不单纯追求数量,而尤其注重质量,注重出精品成果。”25。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学术研究数量的增加,也可能促进学术研究质量的提高,而学术研究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数量的发展。由此可见,政治学研究中数量与质量关系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形态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取决于特定的条件。

  从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实践来看,影响和左右学术研究数量与质量关系状态的条件,具有多方面复杂因素。在这其中,除了客观的多方面因素以外,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构成了促进两者正相关互动关系形成和发展条件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治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既要重视学术研究项目、人员、规模和成果的数量,更要重视研究活动过程的科学规范、研究选题的价值意义、研究活动的深入广泛和研究成果的水平影响,积极从主导价值、学风道德、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方面创造学术研究数量与质量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的条件,削弱和消除两者相互反对和相互抵销的条件。就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来看,尤其应该着力从对于政治学学科和学术发展、社会政治和政府管理发展的贡献意义上评价学术研究及其成果,提高和促进学术研究的质量,以质量主导数量,以质量推进数量,实现我国政治学研究又好又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特别需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创新程度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推广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成果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导向作用。”26

  七、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作为学术认知的思想方法、分析途径和研究工具,政治学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政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我国政治学发展的过程看,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可以认为,政治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体现为学术研究方法的深化、丰富和发展。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深化、丰富和发展,通常体现在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研究方法科学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实现。我国政治学的学术发展历程表明,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我国政治学发展的重要支配性关系。

  就其相互关系来讲,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通过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比较、检验、借鉴、识别予以提高,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则需要通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予以推进。因此,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其中,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对于多样性的依赖,是由社会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决定的,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对于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多层次、多角度、多形态的方法论构建,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展开政治学研究,不仅会丰富学术研究方法体系,更可以提高学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和科学性。因此,“为了形成比较成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目前要鼓励和提倡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和提倡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使我们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学科研究的对象。”27

  而政治学研究方法多样性对于科学性的依赖,则是由社会政治的发展性和学术研究的目的性决定的。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只有提供人们科学正确地认识和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层次、途径、角度和工具,只有提高人们认识和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水平和能力,才能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才能在不同程度上达至学术研究的目的,也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在正确把握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政治学发展历程表明,学术研究方法本身实际上也是人们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本身也具有相对科学性和适切性,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帮助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因此,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只有在给定的学术研究范围、对象、层次和形态等条件下才可能相对实现。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政治学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只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其与给定的条件适切的意义上具有相对效用性,比如,经验性研究和实证调查就需要本土化的理论作为前提,“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讲,任何严肃的经验性研究和实证调查都应该有相应的理论作指导。本土的实证调查研究也应该有本土化的理论作为指导。”28无视或者离开特定条件,对于政治学研究特定方法的科学性的任何泛化和绝对化,都是片面的。当前,我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方面,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经济分析方法的确切含义比较模糊;阶级分析方法与其他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对于规范性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缺乏研究;对于实证研究的经验局限性的深刻分析不多;对于新政治经济研究中自利理性经济人性预设的片面性和假设性缺乏科学的深刻分析和证伪,对于其形式化研究缺乏科学的批评;对于新制度主义方法有关政治制度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发生论和发展论意义上缺乏设定和准确把握。与此同时,总结概括、综合归纳方法趋向减少,分析思维泛化,使得政治学研究趋向忽视对于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综合归纳,忽视科学的抽象和思维而趋于碎片化的浮表经验分析。如此等等。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