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刘宇:论现代社会的价值虚无主义及其扬弃【8】

2015年11月10日08:24来源:

原标题:论现代社会的价值虚无主义及其扬弃

  社群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方案提出了质疑,因为“无负荷的自我”根本不可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也并非个体之良知,而是社群的共善与美德,于是,社群主义立足于社群共同体的构建,将美德之传统与多元之宗教视为超验神性在经验世界的支点。如何复归美德的内在性,治疗无家可归的时代病症,社群主义寻找到了承载生活、美德之完整性和人格同一性的社群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为扬弃价值虚无主义建立了新的背景坐标。个体在社群共同体的共善中获得了和他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在整体性共同目的之价值坐标中成为“叙事的自我”,拥有了人生意义追寻的历史统一性,无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内在的精神人格在共善的感召之下,始终存在于自我的同一性之中。社群主义并不仅仅将孤苦无依的个体放置于当下社群的共善之中来承载价值的确定性,更试图将这种确定性安顿于历史性的“传统”深处。麦金太尔这样写道:“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历史的一部分,并且一般而言,无论我是否喜欢它,无论我是否承认它,我都是传统的承载者之一。”⑧践行美德就是要继承相关的传统。社群主义将扬弃价值虚无主义的路径锁定在回归传统和重建社群共同体,只是当传统已经支离破碎,这种回归与重建何以可能。值得重视的是,多元化宗教社群的建构为超越价值虚无主义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试图将多元化的神性资源引入此岸,为经验世界寻求超验的支点,为多元化的价值渴求群体提供可选择的超验空间,以宗教的神性力量赋予个体实质性的价值内涵。问题在于,多元化社群共同体之间并不存在较为确定的可沟通性,诸神之争的价值混乱依然在所难免。

  马克思主义则确立了辩证的生命原则,以内在化的主体神性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绝对”与“相对”的张力,并在历史的维度中寻求着价值的确定性,为祛除价值虚无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在马克思的理论向度中,价值并不是一种主观任意性的东西,它遵从着辩证的生命原则,因而必然存在着自身的确定性,只是这种确定性并非僵死之绝对的神性,而是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中生命灵动之生成的神性。这就意味着,在客体的主体化与主体的客体化的相互交织之间,主体的合目的性必然受到客体合规律性的制约,从而避免了价值的主观任意性。主体必须在客体规律性允许的范围内来寻求生命所需要的确定性、稳定性与秩序性,为自身的生存寻求稳固的阿基米德支点。借助于这一支点,人们便可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获得生存的价值根基与精神家园,受其规约,亦可从中获取心灵的归宿和生命的意义。然而,辩证的生命原则同时也意味着一种突破僵死确定性的非确定性,它是生命自由创造的冲动力与未完成性的必然后果,从而不断否定现在、超越当下、迈向未来,使人类的价值构建在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形成永不停歇的创造性超越和提升。因此,马克思理论语境中的价值确定性既非僵死之绝对价值,亦非无确定性的相对价值,而是在绝对与相对、主体与客体、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寻求建立在实践活动之上的生成性张力,在客观的历史语境中去呈现和生成价值的确定性。历史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延伸和展开,实践活动之于客观规律性的遵从,使价值原则不可能脱离历史的客观条件而自存,它只能存在于客观的历史条件之中,价值原则因而不可能是主观任意的,它是人们按照自身的物质生产力与相应的社会关系所建构的。因此,对价值虚无主义的审视、批判和扬弃就不能仅局限于生命价值本身,而应当深刻昭示形成特定价值状况的物质土壤与社会关系,从而以新型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共同体的构建来根除这一严重的时代顽疾。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共同体就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否定性因素,它将以确定的必然性承载人类的自由个性与生命价值。

  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精神危机,它以物质性价值的短视堂而皇之地亵渎人类弥足珍贵的超验价值,窒息人类更为深远的精神力量,扬弃价值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尽管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密的诊脉与路径的寻求,然而并未在真正的意义上解决这一重大的时代问题,价值虚无主义依然在拷打着人类脆弱的灵魂,也在激励着人类整体的智慧,使其能够在自身的生存困境中破茧而出。

  注释:

  ①摆加闭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⑦摆德闭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1998年版,第40、116页。

  ③摆德闭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1992年版,第143页。

  ④刘宇等:《论马克思超越政治解放的市民社会批判》,《叁峡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⑤摆德闭汉斯·约纳斯等:《灵知主义与现代性》,刘小枫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⑥摆德闭舍勒:《舍勒选集》(下),刘小枫选编,上海叁联书店1999年版,第828页。

  ⑧摆美闭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