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调研质量对我国智库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时,受访专家一致表示,突出调研质量对智库评价的作用,是在智库评价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特色的必经之途。衡量中国智库的水平与实效,绝不能照搬西方标准,必须建立起中国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智库调研是对中国国情、民情和社情的深入考察,可以从中总结出新思想、新理念与新方法,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此,把调研质量作为智库评价的重要标准,有助于在智库评估领域树立中国标准、发出中国声音,拓宽中国智库的特色、新型发展之路,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
调研质量不精制约智库长远发展
随着国内智库建设渐成热潮,智库调研活动日益频繁,目前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调查成果。但总体上看,智库调研工作与决策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黄海注意到,目前国内重点智库对调研的投入量有所增加,调研方法的科学性明显提升,但仍有很大改进空间。相对而言,部分一般智库由于学术积淀不深,调研投入不足,调研方法不创新,研究成果容易出现自说自话、泛泛而谈的情况。在其与政府的实际互动中,往往出现一边是智库研究“硕果累累”,一边却是政府决策急需科学根据的矛盾现象。
对于当前智库调研质量存在的问题,文军认为主要表现在调研的粗浅、零散和短期化上。据他介绍,国内智库在调研活动方面各不相同,有些是建有专门的调查中心负责为智库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调研成果;有些是依托自己已有的各项课题和研究项目展开智库研究,将课题成果直接转化为智库成果;还有一些通过与专门的调查机构或数据库合作,利用其调查数据来开展智库研究。“总的说来,国内智库在调研方面投入不足,已有的一些调研也基本上是停留在碎片化的阶段,临时性、应急性导向的调研较多,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调研活动相对比较缺乏,调研方法的科学性也有待增强。”
从长远来看,调研工作质量的短板会制约中国智库的发展,阻碍智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对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勇表示,我国智库调研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这与我国发展势头极不相称。“我们要树立中国学术的话语权,但如果我们的研究总是以他国学术资源为依据,没有自己扎实的调查以及深刻的理论分析,那么话语权又从何而来?”徐勇认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世界性大国必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服务战略目标的有力手段。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开展全面深入持续的调查,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中国智库而言,要做到这一点,须强化调研质量对智库评价的导向作用,带动智库研究人员沉潜下去认真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