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调研为学术考察和政府调研搭建沟通桥梁
现代智库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信息、理论与方法,向决策者建言献策,以期得到采纳并产生社会影响。智库机构的这种职能决定了智库调研有其独特的模式,这一模式与学术考察及政府调研既有明显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衡量智库调研质量,应当对智库调研模式的特点及其与学术考察、政府调研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
智库调研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考察与政府调研。黄海认为,学术考察特别是基础学科的学术考察更侧重对学术理论脉络和逻辑的梳理,即“文献中的田野考察”,理论走出“象牙塔”并直接应用于实际并非其硬性要求。政府部门调研则多数具有即时性的特征,更注重当前问题的即时解决。从目的上来说,智库调研与以上两者都不同,相比于学术考察,智库调研不是为了建立或充实某个学科,而是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其调研结果不能止步于发现问题和表达批评意见,更应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影响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相比于政府调研,智库调研往往专注于某个或某类问题,注重成果的长期性、战略性,不仅出主意,还要出思想;不仅要对政策作出正确的阐释,更要作出战略性、前瞻性的分析。从方法上看,政府调研多采用座谈、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等常规方法。智库调研除了上述常规方法之外,还多采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无结构访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建构等方法。
对于智库调研与学术考察、政府调研的不同之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研究员常文磊表示,前者比后两者更强调独立性。他认为,科学的独立思考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这种独立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是超出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去另起炉灶,而是指智库要在大局意识的指导之下,加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智库调研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利益与思想两个层面。在利益关系层面,为保证调研活动按照自身规划正常进行,智库一般会与其他主体保持相对距离,尽可能摆脱日常琐事和利益关系的干扰,从而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远距离的审视、分析、考察、判断并得出自身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在思想层面,智库的独立性表现为基于现实的创新性。由于现实问题千头万绪,现代社会中各种客观因素又瞬息万变,智库调研欲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就不能从教条出发,而是要不怀成见、实事求是,在每一次调研过程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视野的拓展和思想的创新。相比之下,一般性的学术考察虽也强调独立思考,但要跳出已有学理的窠臼则更难,因其离变动不居的现实社会相对较远,没有智库调研那么充足的活力源泉以滋养新思想的生长。学术考察往往要以学术史为依据,但智库调研则更多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不必拘泥陈迹。而政府调研活动则主要是为了落实上级政府或部门的某项任务,或者是到下属的单位去看看某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而进行的现场调查,其本质是政府为了履行公共职能而直接投入其中的行政活动。智库调研虽有可能是为了完成政府的某项委托,但其活动的自主性更大,其履行的是智库自身公共职能而不是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