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2】

吴白乙2016年11月29日08:17来源:

原标题: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

  一 文化外交的由来

  “文化”概念的宽泛和混杂是造成文化研究分散而困难的主因。对于“文化”的定义,中外古今都经历了悠久而复杂的认识演变,迄今仍分歧不止,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⑦

  (一)笼统地将人类所有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活动归为“文化”,其具体表现为器物、制度和观念,而观念文化最集中、最典型地体现“文化”。

  (二)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具体样态。文化人类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艺术、道德、信仰、生活方式构成其专有的精神特征。

  (叁)文化是人类社会化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素质、能力和行为习惯,是后天获得的一切规范、习性的复合体。

  (四)文化是心理导向的符号系统,通过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有意义的符号”,激发人的具体想象和精神创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的起源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主观意识,并给自然界赋予个性印记的结果。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⑧随着物质活动由低级向高级演化,人类社会分工、组织方式、制度形态也不断递进,而国家的出现则标志着世界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阶段。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不仅带来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还促进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进一步分工。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奴隶制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⑨

  早期的世界文明主要由农耕经济所规定,游牧部落也因货物交换的需要,或因对土地、财富、人口的争夺,与农耕世界进行和平的,有时是暴力的交往,但最终结果是前者被同化而萎缩,后者则不断扩大和兴盛起来。这一时期,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基本处于相互闭塞的状态,文化身份的自觉尚缺乏相互比较和借鉴。此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特别是当农耕大国逐渐强大并产生了周边辐射效应,或同一区域内多强竞争与对峙的局面形成后,其相互交往开始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彼此间传播和冲击。无论是商贸网络、使节出访、旅行游历、宗教布道等和平方式,还是因争夺土地、资源、商道,以及移民等引发的暴力冲突或战争,都直接地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生产技术、工艺艺术、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的扩散,人类文化的多源性和多民族性由此形成。⑩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