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还应看到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不易、不强的一面,从而才能对其现存“短板”之由来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30年中,尽管文化外交在官方文件中与政治、经济并列为外交的叁大支柱,其实际地位却相对下降。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官方外交渠道畅通的情况下,文化外交因难以起到以往“开路先锋”的作用而易被忽略;二是在一段时间里,外交工作的重心偏向“为国内建设和发展”服务,经济外交成为主要议题之一,文化外交则相对次要;叁是在扬弃“反帝反殖”、“输出革命”等过时的理念后,新的文化外交价值体系未能得到构建,与当时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和发展理念一度出现严重偏差,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情况密切相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37)四是工作体制在反复裁撤后弱化。基于当时形势需要,国务院于1958年设立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统领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广播事业局、宗教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等众多部门和机构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形成相对集中的领导体制。“文革”期间,对外文委被撤销。1981年3月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恢复设立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然而,1982年3月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将52个部委减至43个,对外文委再度销声匿迹。(38)目前,对外文化交流事务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负责组织、规划,其职能定位、人员编制显然难以有效担负广义文化外交的统筹和管理之责;五是财政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持续下降,文化事业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比由“八五”期间的0.5%回落到“十一五”期间的0.36%,远低于教育、卫生事业费和科技使用费。(39)
当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及影响与日俱增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在迈向全球性大国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外部世界的不解和疑虑,甚至敌视和排斥。其中原因,既有西方对中国政治体制和国际战略的失望与焦虑,也与中国仍处于大而不强,将强未强的转换期,尚需要时间学习和掌握“在世界舞台的中央长袖善舞”全面能力有关。(40)放眼未来,伴随中国加快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步伐,一系列对外重大贸易、投资、产业对接举措相继出台,不仅会带来中国与各方利益的深度勾连,也可能引起相关的人文和地缘政治反应。如果文化外交不能及时跟上,缺少“民心工程”的保障作用,此类跨国经济合作安排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则难免令人存疑。对此,决策高层不仅深刻洞见,而且及时对中国外交理念做出重大调整。
早在2007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9年,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他首次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努力使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41)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42)